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6169821.html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6169821.html“今天车间运行怎样?”“吴书记,40位村民都在岗在位,运行挺好的。”现在每天一大早,吴智伟就会来到下湾村扶贫车间,查看车间运行情况,了解村民们的工作。这栋平米的扶贫车间,是下湾村村民这些年就业增收的主要渠道,每天早上8点,包括6位贫困户在内的40位村民都会准时上岗,摇身一变,成了“上班族”。在扶贫车间看生产情况“在这里都是干我们很熟悉的活,做做鞋子每个月差不多两三千元工资,干得好还可以晋升,通过勤劳的双手,大家对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正在车间里忙碌的贫困户张兰兰高兴地说。两年前,刚刚上任的吴智伟了解到村里缺乏产业的窘境,村民就业难,增收更难。于是,他带领驻村工作队,借助商务部门的职能优势,四处对接市场,上门拜访企业,终于在年上半年与永修本地一家老牌制鞋公司签订了扶贫车间项目。不单单只为村民考虑,吴智伟还主动探索利益联结机制,以扶贫车间为载体,促成了下湾村和制鞋公司“厂房租金+产能奖金+代销佣金”的全链式合作模式,这样一来,不仅极大发挥了扶贫车间的减贫增收作用,也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占比超同期的50%,实现了长效稳定脱贫。主动上门对接企业“村企合作的效果还是很理想的,两年来,我们一起把车间生产出来的鞋子纳入各级消费扶贫产品目录,帮助企业销售了几万双成品鞋,销售额差不多多万,这样企业和咱们村就实现了合作双赢,也巩固了产业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。”谈及与企业的合作,吴智伟打开了话匣子。乘着扶贫车间发展的好势头,这些年,吴智伟又带着驻村干部,一口气引进了百亩鸢尾花种植基地、村级电商平台、千头湖羊养殖项目等多个农村特色产业,仅年这些主体产业就给村里带来了60多万元经济效益,占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近90%。在村湖羊养殖基地忙碌吴智伟告诉记者,驻村帮扶和发展经济是有相似之处的,重点都是要靠项目来带动,所以既然来了,就要尽可能为村里引进一些好项目,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。在吴智伟和驻村队员们的努力下,下湾村已于年底实现整村脱贫,已脱贫户年人均收入均达1.5万元以上,村集体经济由过去的不足3万元增长到如今的70万元,经济增幅和总量均在当地名列前茅。“三无村”成了“致富村”,“贫困户”成了“上班族”,“宝藏书记”吴智伟在坚守中见证着下湾更美好的未来。审签:郑少忠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l/5671.html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l/5671.html